Podcast Ep.21 吉里巴斯島國危機,邦交工作見聞錄!

本日來賓:珊珊醫師

吉里巴斯一個位在太平洋上的小島,可能有很多人,是在新聞報導與台灣斷交時,才第一次聽到它。其實台灣已經在上面深耕很久,究竟台灣人都在上面做些什麼?這少有人知的小島又有什麼好玩的呢?今天特別邀請了珊珊醫師與大家分享,她在吉里巴斯小島上的生活經驗!

原本珊珊醫師就有不少國際志工的經驗,而剛好在職涯轉換時,有機會參與台灣的「前邦交國 – 吉里巴斯」的醫療團工作,原計劃在國外一年的時間,既可以為國家服務,也能幫助當地人,並體驗不同的人生,順道思考一下人生的方向,完成如此一兼多顧的選擇。後來也順利通過了面試,請了八天假前往吉里巴斯探勘,見習未來的生活。

吉里巴斯是位在太平洋上的小島,原先由英國統治,後來幾經波折後於1979年獨立,2003年與台灣建交,2019年斷交。陸地面積大概只有三個台北市大,但海洋範圍遼闊,因此也有很多收入來源為漁業及稅收,然而觀光相當不發達,也沒有什麼遊樂設施或良好的基礎建設,國際旅客並不常來訪,也難以發展觀光產業。若一般人要拜訪這國家,由台灣出發至少要轉兩次機,需要先飛往澳洲,再轉機斐濟,才能轉機至吉里巴斯。大多來訪的外國人,都是屬於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或邦交國的使團人員。

吉里巴斯的醫療資源並不豐富,常需仰賴國外的醫師協助,中央醫院常會與外國醫師合作,進行遠距醫療或協助各種公衛計劃。醫療團的工作也並非以治療為主,畢竟以幾人之力,難以有效解決所有人的不適。取而代之的是,儘量協助當地,建立屬於自己的醫療系統整合各種資源、或執行有效的公衛計劃。例如:當地孩童的齲齒率很高,珊珊醫師原先計劃負責牙科部份,進行口腔篩檢、衛教等早期介入,儘量改善當地人的口腔習慣,達到降低疾病盛行率的目的。

除了醫療團外,台灣也有許多領域的專業團體(農業、畜牧、營養、漁業…等等),都從各方面一起與當地人合作,試著調整為更符合現代知識的生活習慣。例如農技團,試著在不適合種植蔬菜的田地上,儘量栽培當地能生產的作物,甚至後期走進社區裡,提供更豐富的營養來源。也提供獎學金或留學的機會,使當地人能來台學習所需的專業(如農業、醫學等),未來也能回饋回吉里巴斯。比起人力與物力的直接給予,賦能予他們,更能使當地運作屬於自己的系統

然而外交的角力是相當複雜的,許多事情也不是單方面可決定。而吉里巴斯除了政治外,也面臨來自氣候的挑戰。越來越常出現的極端氣候如暴雨,或是海洋環境的改變造成漁貨量降低,也影響了他們的生計。這裡海拔平均僅約兩公尺,他們將成為第一批氣候難民國家有可能在數十年內被海水淹沒。面對如此不確定的未來,也帶給人無形的精神壓力,似乎無論什麼努力,也終將被海水給吞沒。在如此不安定的環境下生活,帶給吉里巴斯人相當的負擔,而他們卻更少有資源去處理物質上、或精神上的困難。

日常休閒上,島上座落不少大型的涼亭,可以舉辦集會或活動。空暇時間則成為大家的發呆場所,大部份人沒有工作時,習慣就在涼亭裡發呆。如果有機會出海,穿過較多垃圾懸浮的近海,到遠一點的海域,遠處開始出現海豚伴行,海水逐漸轉變至清澈見底,甚至可以看到熱帶魚在海流中穿梭。能夠釣上的魚結實肥美,石斑、龍蝦等海鮮,對長駐當地的人來說,也都吃到無感了(難怪需要內科醫師)。

雖然吉里巴斯已與台灣斷交了,短時間內也沒有旅行世界的機會,不過點開節目就可以收聽完整內容,讓你身在台灣也能一解旅遊上癮的症狀喔!完整內容,請點選收聽「旅行無用良藥」!

搜尋「旅行無用良藥」PODCAST 各大平台上架!

Apple Podcast:https://apple.co/344F82l

Spotify:https://spoti.fi/3mbzbXM

KKBOX:https://bit.ly/3oMzrOO

Google Podcast:https://bit.ly/3mbAjKP

Pocket Casts:https://bit.ly/3oJhKPW

Firstory:https://bit.ly/37TxKbn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