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Ep.41 國慶煙火、跨百光年,高雄旅遊最佳去處!

本日來賓:KEN(IG:@anchor.journey)
今年高雄舉辦了許多大型活動,從跨年晚會到雙十煙火,都吸引許多人潮,然而還是有許多人不曾來過港都高雄,今天我們將告訴你,除了看煙火還有什麼好玩之處!
今年的國慶煙火選在高雄舉辦,港都高雄也迎來了一波人潮。本次的煙火施放的地點也擴展至港口以外,沿路由壽山,到鼓山、鼓山、鹽埕愛河、苓雅、前金、小港到旗津,距離超過三公里。幾乎全高雄市,都有機會見到天空的花火。此外,也邀請了李哲藝大師,為煙火創作組曲:「百年•回望」、「經典•傳頌」、「島嶼•光影」、「民主•自信•臺灣人」,共長達三十分鐘的煙火表演。

可惜由於疫情的緣故,最精華的觀賞區需採抽籤入場。想要花錢買方便的我們,這次選擇在愛河旁的國賓飯店,高樓層的「樓外樓」宴會廳,享用他們為煙火而準備的國慶煙火套餐。套餐定價是2000元加一成服務費,由於宴會廳的菜色形式,較偏向傳統的桌菜,這次餐點雖改以單人套餐形式供餐,但菜品上仍是常見的台式宴客菜,講直白一點,就像在吃喜酒。不過由於價位的提升,食材的選擇也更加高檔。

前菜的「迎賓喜碟」包含了松花醬玉帶、起司烏魚子、金蒜蝦春捲及果香鴨串。令人印象深刻是起司的鹹香及烏魚子的海味,兩相搭配相得益彰,雖然整體口味偏濃重,但搭上清爽的水果和辛口的蒜苗,整體的味覺層次,相當豐富,讓人馬上決定開一瓶酒。而烤鴨是川菜廳的著名招牌,這裡的鴨串可能也是從川菜廳來的,口感既厚實又相當多汁。

首道湯品為「黃湯花膠排翅」,這道湯品的湯水相當濃厚,感覺像是用老母雞、火腿、大骨之類的一堆東西,熬煮出來的澄黃色湯頭,再用富含膠質的食材,使口感變的更為濃重,才以完整的排翅入菜,吸收了整道湯品的濃郁風味。


再來為海鮮類前菜「三星蔥大明蝦」,調味滿重口,由蔥、蒜、洋蔥等辛香料煸炒調味。明蝦個頭滿大的,但我個人口味不偏好乾煎的蝦子,總覺得肉質較容易乾柴,加上調味也偏鹹,感覺有點容易口乾舌燥。緊接著「花菇南非鮮鮑」,也是勾芡滿重的料理,整體的風味就像以前漫畫「小當家」裡,那個用傳說中的神器烹調的鮑魚一樣,褐黃色的醬料是蠔酒、醬油及乾貨的風味,濃濃的巴在鮑魚上頭,品嚐時有種「啊原來是這個味道」的圓夢感。

主食類是「瑤柱蛋白炒飯」,再搭配旁邊的「金磚燒腩」,感覺這次燒腩是從樓下的粵菜廳出來的,整體切成方型的小磚狀,表層的皮燒的相當酥脆。咬起來咔哩咔哩的,甚至有點脆硬。中層就是肥香的脂肪,豬肉的油脂再加熱後,反倒有甜絲絲的味道,底下的瘦肉也不瘦柴,可以輕易的就咬斷,整口咀嚼時,口感從脆片、融化、軟嫩,香氣四溢非常滿足,但若不愛吃肥肉的人,可能就會稍嫌油膩,若有點涼掉後,油脂的厚重感會更為明顯。

來到「清蒸鱻活虎斑」,也是傳統喜宴較後面的菜色了,吃起來也跟印象中的差距不大。這時候大家的重點已不在菜色,而是窗外綻放的煙火。在高樓層看煙火的好處,就是頭不需要抬很高,比較不會脖子痠痛(是有多老)。在平視的狀況且,看著滿景的火花盛開,一時間真有種歌舞昇平的美感,但可能是煙火施放的數量相當多,加上當天空氣流通狀況不夠好,後段的煙火大多埋沒在煙霧裡,亮度和變化少了大半,是較為可惜的。

回到座位,就是尾聲的「蘿蔔千絲酥」、「燕窩燉奶」,蘿蔔絲酥餅口味相當古早味,有種回到鄉下小時候吃外婆包的菜包,可能是豬板、 蘿蔔絲、白胡椒混合的香氣,勾起了一點點回憶。外層的餅皮相當認真,非常多的層次於咬開的那瞬間展現,是當天晚上最讓我喜歡的菜色。

除了這次的國慶煙火外,高雄今年初的跨年活動也相當熱鬧。結合了無人機、燈光秀、音樂表演、與周邊的大型公共建設結合,展現了對於整體空間的光影、聲響等營造設計,絢爛的聲光表演相當吸睛。此外活動也獲得了Muse Design Awards鉑金獎,是台灣首次獲得此國際大賽的榮譽。

其實南高雄的新灣區,常是各大活動的舉辦地,不僅有煙火、跨年晚會。在平常時段,沿著光榮碼頭有輕軌道路、碼頭站、海洋流行音樂中心、駁二藝術特區、大港橋,非常多的景點適合邊走邊逛,相當適合漫步。高雄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五星級飯店,明年起也可能有餐廳摘下米其林星星,如果未來有活動,或者有假期的時候,不妨來可以來高雄一趟,體驗南台灣城市的另一種新樣貌。
完整內容,請點選收聽「旅行無用良藥」!也歡迎到我們的IG @travelingdrugg 與我們聊天!
搜尋「旅行無用良藥」PODCAST 各大平台上架!
Apple Podcast:https://apple.co/344F82l
Spotify:https://spoti.fi/3mbzbXM
KKBOX:https://bit.ly/3oMzrOO
Google Podcast:https://bit.ly/3mbAjKP
Pocket Casts:https://bit.ly/3oJhKPW
Firstory:https://bit.ly/37TxKbn
IG: @travelingdrugg 旅行無用良藥 聯絡信箱: travelingdrug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