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dcast Ep.49 地圖、支票、時代眼淚,旅行工具科技進化!

本日來賓:Haku
在三十年前無法輕鬆上網的時代,當時出國並不普及,簽證的申請也很不容易。此外,關於旅遊的資訊,不如現代方便搜尋。往往會先參考相似的旅行團行程,但即便有了行程,要知道各景點間的地理位置,也相當困難(畢竟沒有google map)。因此往往都是先決定大致的區域,再於書局購買各個不同比例尺的地圖,攤開各個地圖一一按日期,標記行程的時間與路線。
有一張地圖並不以應付出國旅行,往往相同的位置,也要準備各個尺寸的圖面。更困難的是,光要弄清楚自己在地圖的何處,甚至在不在地圖裡面,何處是北方,都需要付出大把心力來判斷,和單純點開APP,還能對照街景,告訴你在哪個路口轉彎更快,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世界。曾經在美國的國家公園途中轉錯個彎,就誤闖原住民的保護區,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沒有任何人煙,只有漫天的夕陽彩霞和無盡的草堆,遠處有一位騎著馬、身著斗篷的印第安人走過,在沒有任何網路的年代,真的非常有闖進異世界的錯覺。
自助旅行的一大重點,食宿的準備,由於當時已有撥接式的網路。因此仍可以在台灣連上國外的旅館官網,事先預定好住宿的地點。但在當時有能力建置網頁的旅宿,大多也都是連鎖大型的飯店品牌,因此選擇也相對有限,更別說能看到照片或評價了。
現代人出國在外,總不免要定期和家人報平安,但在通訊軟體尚未問世的年代,基本上出國就等於失聯,也不能隨意拆開分頭行動,否則失去聯繫也很難找回彼此。但隨著科技不斷進化,筆記型電腦跟行動上網的出現,出外的工作量就大幅的減少。當時的電腦仍厚達七、八公分,並配備有車充供電,汽車的後座儼然被佈置的像飛彈發射台一樣。即便如此,原先如辭典厚的地圖資料,也漸漸被網頁版的google map給取代,雖然初期不免因為lag而錯過交流道,但在定位上已是相當方便了。
除了旅行資訊的工具改變外,旅行本身的設備也有大幅的進化,從飛機的改變、飛機餐的品質,甚至付款的方式和預訂的流程,只能說擁有並善用現代科技的人們,在自助旅行上真的得到非常大的幫助!可惜已經好一段時間,無法在國外使用,不過即便都在台灣,這些新工具仍是非常受用的啦!
而雖然以前的旅遊並不方便,但也因此需要更深入、仔細的認識每一個地方,且為數不多的資訊,也讓人在現場帶來更多的感動。無論是哪一種旅遊方式、只要以自己喜愛的方式,認識這個世界,就是最棒的旅行經驗啦!
完整內容,請點選收聽「旅行無用良藥」!也歡迎到我們的IG @travelingdrugg 與我們聊天!
搜尋「旅行無用良藥」PODCAST 各大平台上架!
Apple Podcast:https://apple.co/344F82l
Spotify:https://spoti.fi/3mbzbXM
KKBOX:https://bit.ly/3oMzrOO
Google Podcast:https://bit.ly/3mbAjKP
Pocket Casts:https://bit.ly/3oJhKPW
Firstory:https://bit.ly/37TxKbn
IG: @travelingdrugg 旅行無用良藥 聯絡信箱: travelingdrug@gmail.com